北京汽车转型背后:“大北汽”棋局中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19/7/16 12:27:00
作者:一点财经 来源:投稿 阅读量:

如今的汽车行业,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油转电”引导行业前进,传统制造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等背景下,每一次浪潮都能冲刷出一条新起跑线。王者独霸江湖的时代远去,创新成为优胜劣汰的唯一准则。谁能把握机会,谁就笑到最后。

当然,机遇的确很多,却不会降临所有企业,能笑到最后的更是凤毛麟角。市场走势朝夕更替,技术方向变幻莫测,城头变幻大王旗成为常态。行业最不缺的就是想象空间,每一个渡口都是企业超车的机会,可是今天超车的,或许就会成为明天被超越的对象,整个行业布满紧迫与焦虑。

在这样一个改变的时代,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也开始调整:不再使用“绅宝”品牌,换用“BEIJING”的字母标识。在行业变革期“辞旧迎新”,绝对是一次风险极高的挑战,一旦失去平衡,结果很可能是竹篮打水。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坚持,这道选择题并不好做。

不过外界的风浪没有击穿北京汽车的自信。经过多年的成长考验,它已习惯行业的动荡。对于该如何超车,如何保持优势,一切已了然于胸。未来北京汽车的成长空间,远比现在大得多。

01 | 造车梦的“动态平衡”

北汽集团的“造车”的理想,不止生产,还在品牌。在北京汽车成立之后,这个理想才算落地。

2010年9月,北京汽车凝聚着北汽集团的理想,开始探索自主发展之路,业务向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市场拓展,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延伸。

启动品牌化发展之路,对任何企业都是巨大的挑战,不过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与产业结构,北京汽车仍选择继续坚持既定路线。

经过两年自主研发,在2012年11月北京汽车推出首款自主品牌轿车绅宝D70。这款产品融合瑞典企业萨博(SAAB)整车开发系统,以及两个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凭借稳定的表现,很快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北京汽车开始产品1.0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实现自主业务‘从无到有’。”北京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黄文炳介绍说。

一直以来,萨博坚守着“人车合一,贴地飞行”的品牌文化。传承萨博基因,北京汽车顺势只需“贴地”即可。不过有了1.0时代的成功经验,它自然不会满足于单纯的复制。

2018年,北京汽车推出绅宝智行与智道两款新车。新产品除了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提升座舱舒适度,还融入人工智能元素。

通过接入百度的Carlife跨平台车联网解决方案、DuerOS语音识别系统,配合使用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协作,北京汽车让原本僵硬的汽车,逐渐理解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和特点,甚至主动为优质的驾驶体验“出谋划策”,这是传统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

“‘双智星’开启了北京汽车的产品2.0时代。”正如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宏良所言,智能化的理念出现后,北京汽车有了发展的新方向。

无论在1.0还是在2.0时代,怀揣“造车梦”的北京汽车并未停在原地,而是随着时代选择、行业演变,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更新迭代,在企业能力与市场需求间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北京汽车的“造车梦”,从来不是单纯制造一辆汽车这样简单。用10年的时间,它于1.0时代实现品牌从零到一的突破,在2.0时代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升级,如今又开始思考未来。

目前,“新能源”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北京汽车已在2.0时代积累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能力,因此布局3.0时代,将“新能源”与“智能化”相结合,将非常贴合北京汽车的发展需要。

不久之后,这种模式得到了集团的肯定。当年底举行的2018年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作会中,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肯定了北京汽车的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全面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北京汽车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3.0时代将是北京汽车产品力脱胎换骨的时代,是我们走向成熟的里程碑。”黄文炳说。

02 | 决胜“中间态”

在众人眼中,北京汽车提出“脱胎换骨”的目标略显急切。依靠10年的行业积累,它能够准确判断全行业的走势吗?“智能化”与“新能源”相结合能让北京汽车“脱胎换骨”吗?

然而理性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只有进入3.0时代,才能充分发挥北京汽车的优势。

目前,车企对于行业走向的判断主要分为保守派与激进派两大类:一方是传统燃油车企,他们实力雄厚,原始储备丰富,也正因如此,面对新能源汽车概念的兴起,一直持观望态度,乃至左右徘徊。

相比之下,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要激进很多。他们坚信“新能源”与“智能化”结合才是行业的未来,恣意抒发对新技术的憧憬与向往。然而囿于单薄的行业积累,其在产品性能、稳定性以及产能输出等方面均表现羸弱。当小鹏G3以单款销量2704辆成为5月造车新势力出货量冠军时,所谓造车“新势力”的能力可见一斑。

“老司机”有技术、缺意愿,“新面孔”则正好相反。双方的犹豫与激进,让“中间态”企业获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与保守派相比,它们更年轻,能够准确判断行业趋势;与新势力相比,它们有更深厚的积累,储备了强大的造车实力。

北京汽车是“中间态”企业的代表。“北京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关键中心就是要聚焦双线作战:一条战线是电动化技术路线,另一条战线就是智能网联化。”正如徐和谊所言,北京汽车已经看清市场需要怎样的“新车”。

为进一步强化智能的优势,北汽集团提出了“海豚+”战略,与百度、微软、华为、腾讯等全球IT和互联网巨头合作,不断优化自动驾驶。截至目前,它自主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NOVA-Pilot达到L2级(车辆实现部分自动化),NOVA-Link已经完成整车与云端连接,其他创新技术也在不断孵化中。

与此同时,北京汽车在北京、德国斯图加特、意大利都灵、美国硅谷等地成立研发中心,不断积累创新技术。“北京汽车建立了24小时日不落的创新体系。”黄文炳表示,这些创新成果正被源源不断注入新产品中。

“为实现从战略领先到市场领先,徐和谊还委派原北京奔驰老帅蔡速平,督战智能网联战略落地。”某北京汽车员工表示,该公司电动化及智能化转型已经体现出领先优势。

“我们将围绕‘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战略,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用具有未来属性的产品,去赢得未来。”陈宏良补充说。

03 | 持久战

为更好地布局3.0时代发展,北京汽车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姿态,它所谋的是一个既定未来。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8年12月初至2019年5月底,全球汽车行业出现“双高”:燃油车下滑幅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7%;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增幅高达83.4%。正如北京汽车预判,“电进油退”并非中国独有,发展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必然。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增长”并非市场的全貌。按照消费年龄划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群主要集中在30-40岁,占比超过60%;增长最快的年龄段为20-30岁,增幅为10%。年轻用户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更习惯智能化的驾驶方式。

换言之,仅靠“全面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战略布局未来,北京汽车的答案仍然不完整。年轻用户群体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如何让品牌更年轻成为北京汽车的新挑战。

据黄文炳介绍,北京汽车早已启动面向年轻用户兴趣爱好与驾车习惯的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发新车的内饰、座舱、智联网平台等,覆盖车内车外的每个角落。

“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还建立了创意工厂,招募大量年轻人,让他们唱主角。他们对同龄新生代客户的需求感同身受,更能开发出年轻人专属的产品。”黄文炳补充说。

在品牌方面,北京汽车也在加速年轻化。此前,它已将品牌IP更新为“驾享新生态”。徐和谊表示,正是基于数字时代消费升级、年轻化趋势,该公司推出新品牌IP。“发布新品牌IP,是为了进一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同时也是年轻化消费者的情感共振和价值观的共鸣。”徐和谊表示。

眼下北京汽车换用“BEIJING”字母标识,同步运营高端品牌ARCFOX,也是希望通过不断调整,让北京汽车品牌贴近更多年轻用户。虽然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是全新的挑战,需要大量的投入与足够的耐心,但它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北京汽车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就是要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陈宏良表示。

04 | 结语

2018年9月底,北汽集团举行了成立60周年的庆典。会上,徐和谊提出了建设“百年北汽”的目标,这无异于给北京汽车划出了一条新赛道。

在已经过去的60年中,燃油车是北汽集团的王牌。成长为年营业收入4807.4亿元、销售量240.2万辆(2018年)的大型车企,燃油车是其辉煌的注脚。

不过在后半程的40年里中,智能化代表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延续辉煌,关键要看北京汽车在新赛道上的表现。好在它抢到了市场先机,多年储备能够帮助企业维持领先优势。

在新赛道上,北京汽车奔跑早已开始。

一点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键词:北京汽车转型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财经深度报道,『一点』就够了!一点财经(yidiancaijing)创立于2014年,专注于上市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调查与解读。

  • 文章 (篇)300
  • 阅读 (次)21.9万
  • 小编推荐
    更多

    推荐专栏

    更多

    推荐报告

    • 微博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

    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二单元楼1102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