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0日,邵帆个展《你》在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盛大开幕。中国驻德国文化参赞陈平先生和贝艾特馆长高度评价了本次展览,不仅仅收到了全球各地观众和媒体的强烈反响,更是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德文化交流。科布伦茨市市长大卫·朗奈尔和中国驻德国文化参赞陈平发表了开幕式致辞演讲。
中国驻德国文化参赞陈平在开幕式上说,对邵帆的艺术早有耳闻,也在多个展览中见过他的作品。早在2008年在德累斯顿的皮尔尼茨宫殿策划的展览《活的中国园林》中,邵帆的明代椅子系列作品给陈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他眼中,邵帆是一个根植于自己文化,运用当代的思想进行创新的艺术家。是“做着最前卫当代艺术的古典人道主义者”。正是这份艺术的美感与力量,让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再次相聚。
陈平强调,邵帆的艺术对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技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与创新。遗憾的是,欧洲包括德国报道中国政治、经济的消息很多,而关于文化艺术方面消息则非常少。陈平说道,“2017年11月德国《明镜》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醒来》的长文,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中国。我必须说,与其他四个方面相比,这位记者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还需要补课,如果他事先去过杜塞尔多夫、Buedelsdorf或者是科布伦茨了解了一些情况的话,或许他这一章节会重写。”
正因为信息的巨大鸿沟导致了大众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认知偏差,但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变成了国际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科布伦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也是因为这个美术馆散发出的当代艺术的魅力。
随后,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贝艾特对邵帆的作品做了详细的解析。贝艾特作为中国艺术的爱好者,经常在中国策划展览,称得上是中德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对于邵帆的艺术,贝艾特认为邵帆的艺术风格独特,看似很近但又遥不可及。独一无二的背景设置、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融汇欧洲艺术特点,里程碑式的动物肖像在艺术史上独占一席之地。邵帆的艺术作品中,散发着的怪异而充满吸引力的气场,是画家自身对艺术的解读与创造,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史研究价值。
邵帆的绘画独树一帜。在过去的大概20年里,他的全部作品聚焦在几个特定的主题中,包括兔子、猿猴、风景和人物肖像。邵帆没有遵循某种标志性的绘画语言——比如基督教里的圣人绘画传统,也没有全盘复制中国水墨画的传统,这些动物或人物肖像往往独自出现在画面正中央,更多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气场。
邵帆的绘画作品的魅力体现在对画作的观赏过程中,让人感觉似乎领略了画面的含义但却未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神秘而遥远。这也许与邵帆精细的绘画技巧有关。无可避免的使画面气场体现在精神层面而非只在眼中的观察阶段。邵帆笔下的兔子变幻出一种能被感知的真实,让本身惹人怜爱的动物变成非比寻常的角色,他们如等人般大小的形态令人感到不安。兔子的形象渐渐消失在无限的背景中令人无法企及。这些不易理解的元素在邵帆的动物肖像再次被置于中国传统水墨画背景前,也在早期阶段避免了肤浅的情境化,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超越了风景本身。
邵帆的猿猴肖像创作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早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受形体所限,而是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肖像去创作。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肖像一样被充分利用和挖掘,没有什么类型的画能在绘画表达的可能性上有如此多的变化。然而,邵帆的目标是达到这样一个状态——个体的状态直接回避这种个性化特征。
尤其是猴子肖像,毋庸置疑,它们尝试接近人的特征,包括拟人化、手、姿态以及面部表情,都非常精准——一切都指向饱经风霜的老人:布满皱纹的皮肤、深陷的眼窝、从容淡定的眼神。这一纪念碑式的面对面的注视中,刻画更加拟人化、更紧凑,让人联想起动物和人的共同特征。因此纪念碑式的猴子肖像看着更有分量,与此同时也更脆弱,并回避交流。见过这些画之后,脑子里将会刻满这些对于猴子、兔子的印象,但又会很快消解,而刻画时被回避的那些东西渐渐地更为连贯。
这被视为邵帆作品中的一个特别现象:除了高超的技艺,将自己刻画成宇宙之王。对比丢勒1500年创作的《穿皮毛领子外衣的自画像》,他就将自己刻画成救世主耶稣的架势。丢勒找到了一条路径进入肖像画,并超越了肖像原本的功能。丢勒将人与神融为一体——这是对耶稣肖像的大胆而又合乎情理的一次冒犯。
科学研究表明,丢勒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研究,他的自画像某种程度上也融合了亚里士多德庞杂的哲学思考。丢勒因此开启了从古代遗产中汲取养分的先驱性人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观形成于科学基础之上,并主张以人为本。
在这一语境下看邵帆所勾勒的动物肖像,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解读。作品不单单是涵盖了相貌的范畴,更能从中反思自我。邵帆将动物的面孔和姿势转化为纪念碑式的形态,以岁月和智慧赋予它们一种不同寻常的永恒氛围。这让他们看似可理解,实则遥不可及。
邵帆的作品对单一主题进行了非常多元化的解读,如此一来,转换过程的结果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肖像,而是永恒的容貌,代表着一个人以及他在尘世的存在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具有了中国绘画传统,也融合了西方肖像画理念——正如上面所描绘的,有着多元的含义。
邵帆的作品利用了转化过程中以及意义的变化,运用了多维度的反思,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超越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又承载传统的、与自我逆向的永恒形象。
关键词:邵帆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qeerd.com,投稿邮箱:tougao@qeerd.com
西安市永寿商会第三届一次会员大会暨六周年庆典圆满召开 ——感恩奋进六载路 实干担当启新程
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辉率队考察昆仑嘉达新能源“共谋新材料技术合作新篇章”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潘锋院长一行到访昆仑嘉达
财智有猿·数启未来|猿助理超级企业服务中心旗舰店焕新发布会圆满落幕
第六届“少年中国”全国青少儿美育成果展舞蹈表演艺术大赛
九旬老人迷途忘归路 综合执法暖心来相助
北京网站建设公司—企迪建站专注网站建设16年,是一家以网站建设、移动客户端开发、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SEO优化、网络整合营销等业务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讲师37人,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40%以上,其中有7名海外留学人员,并聘请10多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朝气蓬勃,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中国资本观察网是中国首家专注于资本市场新闻与投资理财资讯的财经全媒体,为您提供7X24小时的财经资讯,汇聚上市公司、基金、证券、银行、保险、新三板、互联网金融等财经方面的综合信息。
著名财经评论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业界专业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上一篇:
中国画名家刘丽丽—活色生香 润笔之绢下一篇:
邵帆个展《你》开幕,推动中德文化交流寻求报道:logan@qidiwang.com商务合作:logan@qidiwang.com
求职应聘:logan@qidiwang.com市场合作:logan@qidiwang.com
企迪网24小时热线电话:029-8925814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总部:北京市顺义区旭辉空港中心A座十层 | 西安:西安市长安区府东一路风憬天下2期17号二单元楼1102室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17012874号-57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陕)字第0186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81217 | 陕公网安备:61011602000585号
版权所有: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